Python 專案開發入門的十堂課

第二堂 利用 Python 處理資料:Python 的內建資料型態 - 串列

重點整理

  1. 串列的字面常數是中括弧,裡面的元素可以是任意的資料型態。
  2. 串列是可變的資料型態。
  3. 關鍵字 innot in 可以判斷串列中是否有指定的資料。
  4. 加號可以合併兩個串列,乘號可以將串列中的元素複製 n 倍。
  5. 利用索引值可以取得串列的元素,索引值可以是負整數,例如索引值 -1 為串列中的最後一個元素。
  6. 利用索引值 i:j 可以取得 ij-1 的子串列,也可加入間隔 k
  7. 利用指派預算子與索引值 i:j 可以替換 ij-1 的元素內容。
  8. 關鍵字 del 可以刪除指定索引值或索引值範圍的元素。
  9. 串列的綜合運算為直接在串列的中括弧裡寫建立串列元素的運算式。
  10. 串列的 append()insert() 方法可以新增串列元素。
  11. 串列的 pop()remove() 方法可以刪除串列元素。
  12. 串列的 count() 方法可以計算相同元素的數量。
  13. 串列的 sort() 方法可以排序串列元素。
  14. 串列的 copy() 方法可以拷貝所有的串列元素為新串列。
  15. 內建函數 list() 用來建立新串列, tuple() 可將串列轉換為序對。
  16. 內建函數 len() 回傳串列的元素總數, max() 回傳最大值, min() 回傳最小值。
  17. 內建函數 sorted() 用來替串列排序,參數 key 為排序方式, reverse 設定排序由大開始或由小開始。

相關文章

上一支影片 - Python 的內建資料型態 - 字串與跳脫序列
回 Python 專案開發入門的十堂課 - 目錄
下一支影片 - Python 的內建資料型態 - 序對
回 Python 教材
回程式語言教材首頁